單元一:什麼是有機?
單元內容介紹甚麼是有機農業、有機定義、以及有機相關規範。



ANSWER
Q1. 什麼是有機農業?
根據農委會定義:有機農業是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,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,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,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。
Q2. 什麼是有機農法與慣行農法?
慣行農法是二次大戰以後,因為科技的發達、化學合成肥料與農藥的使用及機械的操作,依據這些現代的方法所規劃設計出的耕作方式稱做慣行農法,這樣的方式可以生產大量糧食,但長久下來會傷害環境與土地,並危害人體健康。近年來開始重視環境生態及食品的安全,相對於慣行農法,一種較不破壞污染土地、對人體及環境友善且可以永續生產的農業方式就被稱為有機農業。有機農業的定義依據國家不同,但隨者有機意識的抬頭而逐漸走向完備且嚴謹的規範。。
Q3. 有機農業、自然農法的差異?
有機農業指的是在栽培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及肥料,可使用外來的有機資材幫助生產,並且注重環境間生態的平衡,這樣的農業型態稱為有機農業。
Q4. 為什麼要推行有機農業?
化學農藥及化學肥料的發明讓農民得以生產更多的糧食及蔬果,但也產生了許多問題:
(1) 環境的汙染與破壞:過多的農藥使用會殺死環境中的動植物,而過多的肥料則是會汙染土地。
(2) 生態破壞:農藥施用使有益的生物減少與消失,並且長久使用下來產生許多具有抗藥性不怕農藥的害蟲及病害,影響農業生產。
(3) 食物汙染:農藥殘留在食品上會對人體會造成傷害。
而有機農業就是為了解決慣行農法下產生的問題,司法老祖宗耕作的方式,回復生產與環境的關係的ㄧ種農業耕作型態。
Q5. 什麼是永續農業?
永續農業是一種農業系統,可以長久運行並且可以增進農業資源及環境的品質,生態上維持天然資源之永續,在這個體系下可以提供人類糧食之所需,並且在兼顧經濟與社會發展,而能增進農民以及整體社會生活的品質。
Q6. 有機農業對環境是幫助的嗎?
施行有機農業具有許多優點如下:
-
降低對環境的汙染: 有機栽培過程中不允許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,以減少汙染環境的可能性,保護土壤及水源的品質。
-
農業廢棄物的回收: 許多過去做為垃圾的農業廢棄物如米糠稻穀、香菇太空包木屑、動物糞便等,在有機農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,經過適當的發酵後變成有機質再次回到土壤中。
-
友善的栽培制度: 強調利用作物栽培制度的方式,達到提升土壤及環境的品質,如輪作的方式避免病蟲害的延續,休耕及綠肥作物的運用來達到土地的恢復。
-
碳固定: 有機農業是一種循環的栽培方式,作物生長的過程中會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下來,收穫後植物的殘餘廢棄物,會再度被利用製成堆肥,在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同時,也將二氧化碳重新固定於土壤之中。
Q7. 化學農藥使用有那些壞處嗎?
目前化學農藥的使用可幫助農民生產更多的蔬果,並且減少植物受到疾病與昆蟲攻擊的機會,不過有些農藥對於人體及環境中的動植物會產生傷害,如農藥噴灑太多會讓環境中的昆蟲及動物死亡,吃多了這些殘留農藥的蔬果,人體也會受害,因此不使用農藥就是對環境及人類的友善表現。
Q8. 化學肥料使用有那些壞處嗎?
化學肥料使用上非常的有效,卻具有許多的缺點 (1)需要花費能量去製作,如尿素製成就需要消耗大量能量,(2)效期短,化學肥料施用後快速轉變並且流失,使用過量易產生浪費,(3)汙染,過多的肥料施用易流失而汙染水質,造成水質優養化或汙染地下水。水。
Q9. 有機肥料使用有那些好處?
使用有機肥料有許多的好處,有機肥料製作通常來自於生物材料,除了提供植物所需的氮磷鉀外,另外提供各種有機酸及微量元素。在使用上有機肥通常屬於長效型,經過時間緩慢的釋放到土地中,並且具有改良土壤的特性,使土壤鬆軟富含有機質,緩衝土壤酸鹼的變化,同時可以促進土壤通氣性,改善植物根部的健康。
Q10. 有機農業的產量和品質好嗎?
作物的產量與品質主要是根據種植管理的方式來決定,一般而言,有機農法的產量會低於慣性農法的產量,且有機農業需要較長的生長期,如果在適當的病蟲害防禦措施下(如利用天敵防治、木醋液等)會有較佳的品質。
Q11. 不施肥不施農藥是有機嗎?
有機農業定義是不使用會傷害環境的農藥及肥料,因此不施農藥及肥料可以算是有機的產品,然而若是不搭配適當的栽培方式的話,土壤中養份被消耗過度的話,長期下來產量會嚴重的下降,這樣可是違反另一項有機農業的精神,維持永續環境必要條件。
Q12. 無農藥殘留是有機嗎?
沒有農藥殘留的並不能稱為真正的有機,農藥殘留只是有機農業的一項標準,有機農業除了農藥之外,土壤重金屬含量、肥料使用等的限制。而有機農業規範不能使用農藥,因此有機產品一定不能有農藥殘留,因為農藥施用後會經過淋洗、揮發、分解等過程,沒有農藥殘留的產品不一定是有機產品。
Q13. 什麼是有機轉型期?
因為耕作的土地從慣行農法開始使用有機農法,這段期間土地及環境的條件可能還不完全符合有機的規範,例如某些農藥需要長時間自然的分解,但這時候農民已開始以有機方式進行作物的生產,這段期間生產的產品尚未符合有機的規範,但為了鼓勵農民,因此會給予轉型期的認證,轉型期的長短依據作物不同,短期作物如:蔬菜、稻米需有二年的轉型期,長期作物如多年生之果樹、茶樹等則需三年的轉型期。
Q14. 轉型期標章與有機標章有甚麼不同?
簡單來說在有機標章上會加註轉型期的字樣,請大家多多支持轉型期的產品,讓農民更有意願從事有機產品的生產。
Q15. 哪些種類的產品可以找到有機驗證?
台灣有機規範,共區分下列幾項有機產品:
-
有機農糧產品: 包括米、雜糧、葉菜、蔬果等。
-
有機農糧加工品: 各種農業產品的加工品例如:麵粉與玉米片、蔬果乾、蜜餞等。
-
有機畜產品: 包括肉品與蛋品等。
-
有機畜產加工品: 包括鮮奶與香腸等。
-
有機水產品: 藻類產品。
-
有機水產加工品: 各類型藻粉。
Q16. 有機有包括動物嗎?
是的,經過有機標準生產的肉品可以稱為有機肉品,然而,肉品生產需要的條件更為嚴苛,動物生長的環境必須符合有機定義、不曾施打抗生素及賀爾蒙等化學藥物、食用天然來源的飼料以及重視動物權讓動物有足夠的活動空間等,因此市面上的有機肉品更為稀少。
Q17. 有沒有可能哪一天全部的田地都是使用有機操作?
當然有可能,我們的老祖先生活的環境就是一種有機循環生產的體制,並且搭配作物品種的開發以及耕作制度的改善,將老祖先的經驗科學化並且改善後,未來是有可能將有機的概念推廣到所有田地的。
Q18. 什麼是里山倡議?
2010年《生物多樣性公約》中通過了「里山倡議 (Satoyama Initiative)」,認定「里山倡議」是一個謀求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福祉雙贏的有用工具。里山是一種包含農業與環境的生態模式,包括村落、田地及圍繞在周圍的山、林與草原,其願景為透過永續的資源管理以及環境生物多樣性的維持,結合農業生產與風景,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。(http://ppt.cc/sjpCV)
Q19. 網路上哪裡可以找到有機相關的資訊?
因為有機理念的風行,透過網路可以取得相當多的有機資訊,其中有機雲端入口網為農委會補助所設立的網站,裡面提供相當多的有機資訊可供了解,網址是http://info.organic.org.tw/,此外,各類型的社群、基金會網站也提供多樣的有機新知。
Q20. 農民為什麼要做有機?
現在有許多農民因為對於鄉土及環境的熱愛,採取有機的方式耕作土地,以追求豐富及快樂的農村環境,此外,產出健康產品也是多數有機農的理念,他們抱持著對自己及他人健康的責任,採取有機方式栽培,且有機產品價格較高,也鼓勵著農民使用有機的方式生產農產品。
Q21. 有機農場的土地是不是比較健康?
沒錯,有機農場土壤的健康狀況也是列在檢查的項目中,除了在周遭必須有適當的圍籬或是植物來隔絕外面的污染外,也會檢查土壤中重金屬及水源是否符合有機農業的標準,而有機農業栽培的過程中,有機物質的累積也會改善土壤品質,因此一塊合乎標準的有機農地是健康的寶地。
Q22. 有機治百病?
錯誤的,有機方式生產的農產品,特色是安全並且沒有使用有害人體的物質,因此相較傳統農產品,對人體是更為安全的,食用有機農產品能使身體保持健康,然而,有機農產品並不是藥物,身體出問題的時候還是要向醫生求救。
Q23. 台灣的有機規範嚴格嗎?
是的,台灣有機的規範是參考歐盟及美國等先進國家的規範制定,嚴格規範並且定有相對應的罰則,而且政府相關機構會定期抽查檢驗市面上的有機產品,一般民眾也有許多管道可以確認有機產品的生產過程,因此有機產品的生產是相當嚴謹的。
Q24. 有機等不等於無農藥?
所謂「有機」指的不是無農藥,而是指農作物在生產過程中未使用化學合成生產的農藥或肥料。有機農產品的生產過程,還是會使用天然的農藥(如蘇力菌、木醋液等) 來保護農作物,就目的來說,當然也屬於農藥範圍。

